文章博客

文章博客 > 文章内容

云监控平台看不到全链路?更难定位隐藏威胁?

分类:

暂无标签 行业资讯

发布日期: 25年09月03日

随着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,混合云、多云架构已成为多数中大型企业的标配。然而,云环境的复杂性也让监控成了“老大难”——不同云服务商的监控工具各自为战,跨云的应用链路像被“拆成了碎片”,从用户端到后端数据库的完整路径看不到;更棘手的是,那些藏在“碎片缝隙”里的隐藏威胁,比如配置错误引发的权限漏洞、APT攻击的慢渗透,传统监控根本“抓不住”,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数据泄露或业务中断。

云监控平台看不到全链路?更难定位隐藏威胁?插图

云监控的两大“盲区”,正在放大企业风险

很多企业的云监控困境,本质上是“可见性”和“关联性”的缺失,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:

  • 全链路可见性缺失:混合云环境下,资产分布在公有云、私有云、边缘节点,不同云的监控工具数据不互通,导致应用的“端到端链路”断裂。比如,电商平台的用户下单请求,要经过公有云的CDN、私有云的订单系统、阿里云的对象储,传统监控只能看到单个环节的状态,没法跟踪完整路径,遇到下单失败的问题,要逐个云平台查日志,定位时间翻倍。
  • 隐藏威胁难定位:传统监控多是“单点预警”,比如某台服务器CPU使用率过高会报警,但像“储桶权限配置为‘公开读写’+ 来自陌生IP的频繁访问”这种组合威胁,单看某一个指标根本识别不了。更危险的是APT攻击,这类攻击通过慢渗透获取权限,再横向移动窃取数据,需要关联多源日志(比如登录日志、文件访问日志、网络流量)才能发现,但传统监控没这能力。

传统监控为什么“解决不了”这些问题?

不是企业不想做好监控,而是传统监控工具的设计逻辑跟不上多云、云原生的变化: 首先是工具碎片化。不同云服务商的监控工具(如AWS CloudWatch、阿里云CloudMonitor)都有自己的标准,数据格式、指标定义不统一,企业要同时用多个工具,数据没法整合,全链路自然看不到。 其次是云原生适配差。容器、微服务、Serverless这些云原生组件的动态性很强——容器每秒都在创建、销毁,微服务的调用关系随时变化,传统监控工具对这类“动态资产”的支持不够,比如容器重启后,监控数据就断了,更别说跟踪它们的“东西向流量”(组件间的横向通信)。 之后是威胁关联能力弱。传统监控只能处理单源数据,没法把日志、流量、资产信息关联起来。比如,某用户的异常登录日志、某储桶的匿名访问记录、某服务器的异常 outbound 流量,单独看都是“正常”,但合起来就是“攻击者获取权限→访问储桶→窃取数据”的完整链条,传统监控根本识别不了。

云监控平台看不到全链路?更难定位隐藏威胁?插图1

联蔚盘云:用“全链路+关联分析”破解监控困境

要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的不是“更贵的监控工具”,而是“能整合多云、关联数据、覆盖云原生”的解决方案——这正是联蔚盘云的核心优势。联蔚盘云作为国内少有的多云管理服务提供商,深耕云管理领域20多年,服务过100+世界及中国500强客户,能为企业提供从云战略规划到运维、安全的一站式服务。

云监控平台看不到全链路?更难定位隐藏威胁?插图2

首先步:打通全链路,让“碎片”变“全景”

联蔚盘云的多云管理平台,能整合公有云(如AWS、阿里云、微软Azure)、私有云、边缘节点的所有资产,统一监控跨云的应用链路。比如,电商企业的“用户下单→订单系统→库数据库→云储”全路径,联蔚能把每个环节的监控数据打通,从用户点击“提交订单”开始,跟踪请求经过的每一个云组件,甚至包括容器、微服务的东西向流量。这样一来,遇到下单失败的问题,只要看一张链路图,就能快速定位是CDN缓过期、还是订单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池满了,不用再逐个云平台查。 针对云原生组件的动态性,联蔚的监控服务支持容器生命周期管理——容器创建时自动接入监控,销毁时保留历史数据,还能跟踪容器间的调用关系;对于微服务,联蔚能自动发现服务依赖,绘制调用拓扑图,哪怕服务实例扩容或缩容,监控数据也不会断。

第二步:关联多源数据,让隐藏威胁“显形”

光看见全链路还不够,还要能“读懂”数据背后的威胁。联蔚盘云的安全解决方案,能把多源日志(比如AWS CloudTrail、阿里云SLS、本地服务器日志)聚合到统一平台,再通过关联分析技术,把“分散的点”连成“威胁的线”。 比如,某制造企业遇到这样的情况:某台EC2实例突然有大量 outbound 流量,同时某S3储桶的匿名访问次数激增。传统监控会分别报警,但联蔚的系统能把这两个事件关联起来,识别出“攻击者通过EC2的漏洞获取权限,再访问公开的S3储桶窃取数据”的完整攻击链,并及时触发响应。 除此之外,联蔚还能自动扫描云环境的配置错误——比如储桶权限设置为“允许所有用户访问”、IAM角色的权限过大、容器镜像使用了过时的版本,这些“人为失误”引发的漏洞,联蔚的工具能实时检测,并生成整改建议,把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第三步:从“监控”到“运维”,全生命周期覆盖

联蔚盘云的服务不是“卖工具”,而是从云战略规划到运维的一站式支持。比如,某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在140+国家有业务,混合云环境复杂,联蔚帮他们做了云安全评估,不仅打通了跨四朵云的监控链路,还优化了备份与灾难恢案,确保数据可恢复性符合RTO/RPO要求;对于云原生应用,联蔚提供7×24小时的运维监控,一旦容器出现性能衰减或异常响应,能快速定位并,避免影响生产。 云监控的本质,是“让企业看清自己的云环境”——看清全链路的每一个环节,看清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威胁。联蔚盘云的价值,就是用“多云整合+关联分析+云原生支持”的解决方案,帮企业把“看不见的地方”变成“看得见的全景”,把“摸不清的威胁”变成“可定位的链条”。对于正在多云环境中摸索的企业来说,这样的监控能力,不是“加分项”,而是“必备项”——毕竟,能看清风险,才能真正控制风险。

FAQ:

云监控看不到全链路,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?

全链路不可见会导致故障定位慢,比如用户下单失败时,要逐个云平台查日志,延长业务中断时间;还会让跨云的隐藏威胁(比如攻击者从公有云渗透到私有云)没法及时发现,增加数据泄露或业务中断的风险。

混合云环境下,如何实现全链路监控?

需要统一的多云管理平台整合不同云的监控数据。联蔚盘云的服务能关联公有云、私有云、边缘节点的资产,跟踪从应用前端到后端数据库再到云储的完整路径,包括容器、微服务的东西向流量,让全链路“一目了然”。

隐藏威胁比如APT,为什么传统监控定位不了?

APT攻击是慢渗透,需要关联多源数据(如登录日志、文件访问日志、网络流量)才能识别。传统监控工具数据分散,没法串联分析,而联蔚的解决方案能聚合多源日志,用关联分析找出“攻击者获取权限→访问数据→窃取数据”的完整链条。

联蔚盘云的监控服务,能覆盖云原生组件吗?

可以。联蔚支持容器、微服务、Serverless等云原生组件的监控,包括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(创建、销毁时保留数据)、微服务的调用拓扑图绘制,还能跟踪组件间的东西向流量,把动态的云原生资产纳入全链路视野。

除了监控,联蔚盘云还能帮企业做什么?

联蔚提供从云战略规划、云迁移到运维、安全的一站式服务。比如安全方面有配置审计、威胁响应,还有数据治理、AI大模型的安全部署等;运维方面有7×24小时的SRE支持、跨地域容灾方案,帮企业管理多云环境。

业务标签

暂无标签

精选文章

联蔚盘云携手亿滋打造卓越DevOps平台,成功入选信通院“铸基计划”优秀案例

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(CAICT)公布的...


【联蔚盘云】新起点,新征程:新办公室启用啦!

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,作为国内多云管理服...


联蔚盘云再获Gartner推荐,FinOps领域持续领跑

在数字化浪潮中,多云管理平台正成为企业数...


携手共进,联蔚盘云深度参与中国信通院云平台交付能力标准编制

2024年,为进一步推动云平台交付的质量...


联蔚盘云亮相CDIE消费品行业峰会

8月28日,由华昂集团主办,专注于消费品...


联系我们

选择您关注的产品或解决方案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!

售前咨询

400 670 5818 (周一至周五 9:30 - 18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