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博客

文章博客 > 文章内容

系统监控自动化总误报漏报?效率瓶颈又该怎么解决?

分类:

暂无标签 行业资讯

发布日期: 25年09月18日

系统监控自动化本是运维人员的“减负工具”——不用24小时盯着屏幕,异常情况会自动提醒。但现实中,很多企业却陷入“告警疲劳”:凌晨的短信可能只是一次临时的网络波动,真正的数据库连接异常却没被及时捕捉;运维人员每天花几小时排查无效告警,等真正的故障来临时,反而因为疲劳而反应迟缓。这些问题不是监控工具的错,而是“监控的方式”没找准——没结合业务逻辑,没主动预判,没统一协同。

误报漏报的根源:监控指标没“贴”上业务

很多企业的监控指标是“通用模板”:不管是电商系统还是制造系统,都盯着CPU使用率、内占用率这些基础指标。但不同业务的核心痛点完全不一样——电商怕支付接口超时,制造怕生产数据传输中断,金融怕交易日志丢失。通用指标没抓住业务的“七寸”,自然会误报:比如电商高峰期CPU使用率高是正常的,但若因此触发告警,就是无效信息;而支付接口的响应时间超过1秒却没被监控到,就是漏报。 联蔚盘云的应用可观测服务,就是解决这个“匹配度”问题的。它不会直接套通用模板,而是先理解企业的业务逻辑:比如针对电商的订单环节,会重点监控支付接口的响应时间、和失败原因;针对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,会重点监控设备数据的传输延迟和完整性。这些指标不是“为了监控而在”,而是直接对应业务的核心环节——比如支付接口的下降,直接影响订单转化率,这样的告警才是有价值的。当监控指标与业务场景匹配,误报自然减少,漏报也能被及时捕捉。

系统监控自动化总误报漏报?效率瓶颈又该怎么解决?插图

效率瓶颈的关键:从“被动接警”到“主动预判”

传统监控的逻辑是“异常发生→触发告警→人工排查”,但这种被动响应的模式效率极低:比如数据库连接数满了才告警,此时业务已经无法正常下单;或者运维人员刚处理完一个无效告警,又收到下一个,根本没精力处理真正的问题。更麻烦的是,很多故障是“渐变”的——比如服务器的响应时间从100ms慢慢涨到500ms,传统监控可能要等超过阈值才告警,但此时业务已经受到影响。 联蔚盘云的运维中枢解决方案,把这种“被动模式”改成了“主动模式”。它用AI驱动的全栈监控告警分析引擎,整合系统日志、性能指标和业务数据,做趋势分析:比如数据库连接数连续三天在晚8点增长20%,系统会提前提醒运维人员“可能需要扩容”;或者某台服务器的响应时间连续5分钟缓慢上升,系统会自动检查对应的业务接口,看看是不是数据库出现了连接异常。这种“主动预判”,让运维人员从“救火队员”变成“预防专家”——不用再被无效告警打乱节奏,而是把精力放在真正的隐患上,效率自然提升。

系统监控自动化总误报漏报?效率瓶颈又该怎么解决?插图1

破局的关键:把“碎片化监控”拼成“完整拼图”

很多企业的监控是“碎片化”的:服务器用A工具,数据库用B工具,云资源用C工具,不同工具的数据不打通,导致“看不到全貌”。比如服务器宕机了,工具A告警,但依赖这台服务器的数据库和业务接口,工具B和C没提醒,结果漏报了业务故障;或者不同工具的指标定义不一样——工具A的“CPU使用率”是取5分钟平均值,工具B是取1分钟平均值,导致同一台服务器的指标不一致,误报频发。 联蔚盘云的多云统一管理平台和服务CMDB,就是解决“碎片化”问题的组合拳。多云统一管理平台能整合不同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源和监控数据,让运维人员在一个界面上就能看到所有云资源的状态;服务CMDB则会构建企业应用服务的“主数据”——比如某电商系统的订单服务,依赖哪些服务器、数据库、接口,这些信息都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里,数据的一致性。当某台服务器宕机时,系统能自动关联到依赖它的数据库和业务接口,发出完整的告警;当业务接口出现异常时,系统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服务器和数据库,不用人工逐个排查。这种“统一协同”的监控体系,让漏报无所遁形,也让误报因数据一致而减少。系统监控自动化的核心不是“越多告警越好”,而是“越准越有价值”。解决误报漏报和效率瓶颈,关键是要让监控“懂业务”“会预判”“能协同”。联蔚盘云从这三个核心环节入手,通过应用可观测、运维中枢、多云统一管理等服务,帮助企业把监控从“负担”变成“帮手”——让告警更准,让响应更快,让运维更高效。毕竟,好的监控系统应该是“无声的守护者”,而不是“吵闹的麻烦精”。

系统监控自动化总误报漏报?效率瓶颈又该怎么解决?插图2

FAQ:

系统监控总误报,是不是工具不好用?

不一定是工具的问题,更可能是监控指标没贴合业务。比如通用的CPU使用率指标,可能在业务高峰期触发误报,但如果换成业务相关的指标(如支付接口),就能避免。联蔚盘云的应用可观测服务,会根据企业的业务逻辑定制指标,提升监控的准确性。

为什么有的故障监控没报?是漏报了吗?

漏报通常是因为监控数据不统一或不关联。比如服务器宕机,但依赖它的数据库没被监控到。联蔚盘云的多云统一管理平台能整合多源数据,服务CMDB能关联应用依赖关系,让故障的影响面被完整捕捉,减少漏报。

传统监控效率低,怎么才能提升?

提升效率的关键是从“被动响应”变“主动预判”。联蔚盘云的运维中枢用AI分析数据趋势,比如提前发现数据库连接数增长的隐患,让运维人员提前处理,不用等故障发生再救火,效率自然提升。

多云环境下,监控工具太多怎么办?

可以用统一的管理平台整合。联蔚盘云的多云统一管理平台,能把不同云服务商的监控数据整合到一个界面,不用切换多个工具,还能数据的一致性,解决碎片化问题。

应用可观测和传统监控有什么区别?

传统监控关注“系统指标”(如CPU、内),应用可观测关注“业务指标”(如订单、接口响应时间)。联蔚盘云的应用可观测服务,是从业务视角出发做监控,更贴近企业的核心需求,避免无效告警。
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
业务标签

暂无标签

精选文章

【联蔚盘云】新起点,新征程:新办公室启用啦!

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,作为国内多云管理服...


联蔚盘云再获Gartner推荐,FinOps领域持续领跑

在数字化浪潮中,多云管理平台正成为企业数...


携手共进,联蔚盘云深度参与中国信通院云平台交付能力标准编制

2024年,为进一步推动云平台交付的质量...


联蔚盘云亮相CDIE消费品行业峰会

8月28日,由华昂集团主办,专注于消费品...


联系我们

选择您关注的产品或解决方案,我们将尽快联系您!

售前咨询

400 670 5818 (周一至周五 9:30 - 18:00)